中华诗教
2021-11-03 14:31:5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总书记在诸多讲话中对经典诗词的精妙运用,也成为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密码”和“钥匙”。
中国是诗的悠悠古国,又是诗的泱泱大国。一部中国文学史,首先是一部中国诗歌史。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提出“兴、观、群、怨”以及“不学诗无以言”的诗论观点,重视诗歌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讽喻作用和审美作用。中华诗词,特别是其中的古典诗歌可谓精美绝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的道德胸襟,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万古长新的艺术魁力,融人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3000多年来,不知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多少代人,已经变为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发展、振兴的一种精神力量。
“中华诗教”由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主持,多位南开大学教授共同承担项目开发工作,包括陈洪、沈立岩、张静、冯大建等知名教师。“中华诗教”的系列课程旨在挖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的“自强厚德”的中国精神,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华诗教”回归文本自身,选取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作品感悟生命境界、体味生活哲理,从作者品格的高下与读者感受的厚薄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引领学生领悟古人的品格与修养,身体力行、修身正己;贴近前贤经典作品,感受超越时空的美与心灵的碰撞。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生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项目的核心内容就在于阐发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彰显古典诗词的生命智慧,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诗教”从多维度提供终身学习的内容与方式,适合喜爱诗词的各年龄人群,学习者中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到老年人,都能找到与自己知识结构相匹配的课程,适用人群年龄宽泛,符合“一老一小”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要求,学习人群覆盖面大,具备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诗教”项目所包含的各种课程中,内容既有诗词的基础知识和释义介绍,也有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文化的探讨和传统吟唱等深层内容。学习者通过直播见面课展示吟诗唱词的风采,通过现场视频互动结社交流,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喜欢作诗的学生结为了诗社,喜欢吟诗的学生与会抚琴的学生自由组合,竞相在见面课上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华诗教”系列短视频已在“最美诵读”小程序以及“诗教中国”抖音号等平台推出,方便上班族碎片化学习。短视频包括近年来中华诗教团队老师的授课片段,也有叶嘉莹先生三十余年来在不同场合的授课片段。“诗教中国”抖音号关注量已超过10万人。
“中华诗教”视频系列课程目前包括:《中华诗教概说》《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中华诗教诗词吟诵虚拟仿真实验》《诗与诗学》《诗教名家谈》等。并于2017年3月陆续在智慧树、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线,其中,在智慧树平台累计有764所高校28万余人学习。其中的在线视频结合直播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同步授课,“翻转课堂”也增进了学生们的互动。直播互动课还会结合当时的时节以及最新诗词文化动态,邀请本专业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开拓学生的人生境界。“中华诗教”即将推出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学习者在这里可以学习传统吟诵,也可以作诗填词、雅集唱和。
2018年,受中宣部委托,“中华诗教”团队承担了“学习强国”平台中华诗词版块内容建设,方便党员和诗词爱好者学习。叶先生还亲自赋诗“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许。
“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是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系列赛事之一,是国内唯一面向教师的专业诗词教学国家级赛事,并以叶嘉莹先生的号“迦陵”冠名。自2019年正式开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两届赛事,受到了全国各地教师的热烈响应,已有来自全国近3万名大中小学教师、民办机构教师和热爱诗词的大学生参与其中。2021年第三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目前已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多个赛区正在进行初赛选拔。为更好地帮助诗词教育发展,在本届迦陵杯大赛期间将免费面向中小学生全面开放中小学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系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班”培养了来自全国的近百名骨干教师,为传承中华经典诵读的传承贡献力量。
“中华诗教”,适合喜爱诗词的各年龄人群,通过各类公共平台参与其中的学习者总数已超40万人次,覆盖大中小学生、热爱诗词的社会大众和老年学习者,广受好评。
“观今宜鉴古”,中华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地留给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它使我们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成果得以更真切的了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闻一多先生曾经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唐诗杂论》)。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也曾经指出:“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使做好人”(《中国经典原境界》)。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中华诗教”,将不断完善南开大学终身学习服务职能,助力天津市学习型城市建设。